导读甲骨文是谁发明的目前公认的甲骨文发现者为王懿荣。王宇信等所撰《甲骨学发展120年》一书认为,王懿荣是1899年第一个鉴定、购藏甲骨文,奠定了国际性学问甲骨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基...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山西甲骨文研究者,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甲骨文是谁发明的

甲骨文是谁发明的

目前公认的甲骨文发现者为王懿荣。

王宇信等所撰《甲骨学发展120年》一书认为,王懿荣是1899年第一个鉴定、购藏甲骨文,奠定了国际性学问甲骨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被海内外学者尊崇为“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首先被发现的地点是河南安阳的小屯村,这里位于洹水之南,是现在驰名世界的殷墟,地下埋藏大量契刻着殷代文字的龟甲兽骨。这些龟甲上契刻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也称“契文”。因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一般被称为甲骨卜辞。

文字特征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

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谁

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中国的王懿荣先生。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学术史上也值得大书特书”(李学勤语)。作为甲骨学史肇端的必备要素,甲骨文发现者成为诸多相关学术领域的关注对象。目前公认的甲骨文发现者为王懿荣。

王宇信等所撰《甲骨学发展120年》一书认为,王懿荣“1899年第一个鉴定、购藏甲骨文,奠定了国际性学问甲骨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被海内外学者尊崇为‘甲骨文之父’”。

关于王懿荣与甲骨文的发现,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懿荣因患疟疾,在北京菜市口的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他发现其中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有人工契刻的符号,颇类篆文。

王是金石学家,素精于文字考订,故判断这是尚不为世人所知的上古文字材料。于是再派人到达仁堂去,将该店所存“龙骨”全部检选一通,又得有字者若干,“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王懿荣之子王汉章语)。

追溯起来,上述传说始于署名汐翁的一篇名为《龟甲文》的短文,刊于1931年7月5日北京出版的《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第89期。李学勤2007年在《殷都学刊》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一文,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

李先生的文章从学术角度为误传画上了句号。如果说,甲骨文的发现并不始于王懿荣吃“龙骨”,那么,甲骨文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它的发现者到底是什么人?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以下简称《综述》)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大略如后。

甲骨文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甲骨文虽然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甲骨文对当今世界仍然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文化影响: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之一,它见证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思想信仰和艺术创造,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文字学影响:甲骨文的存世数量较少,且难以辨认,这使得它成为了语言和文字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现代语言学中,甲骨文的研究对于认识汉语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历史文献影响: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殷代实物性文字文献,它包含了很多有关商代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4、艺术影响:甲骨文不仅是一种文字,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一些刻画和构图的手法在汉字的诞生中得到发扬,并通过绘画、雕刻、陶艺等形式对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甲骨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代表着中国文化、文字、历史和艺术等多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甲骨文资料

一、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二、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三、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四、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五、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扩展资料:

甲骨文“高”字。从它的字形上,可以推断在商代已有了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建筑了。其下部应该看作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这是私有制抬头和家庭出现后的一种建筑方式。其上部可以看成是一栋既有屋顶又有墙身的建筑。墙的出现,在中国远古时代是个了不起的创造。用墙围合而得到的室内空间,比只用屋顶的要高大得多,这也正合了“高者,崇也”的字义。

甲骨文“宫”字。它可以看成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室内空间的房子。这是一种专供统治阶级使用的十分讲究的高大建筑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从《甲骨文的发现》中,我们得知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称它为甲骨文,是因为什么,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清末王懿荣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安阳出土的甲骨文。

甲骨文由龙山文化时期的成熟文字骨刻文发展而来,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

甲骨文的发现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

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

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共获得5300多片。此外,河南辉县、偃师、洛阳、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也有有字甲骨出土。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还发现了周代的有字甲骨。

2014年10月1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甲骨学及先秦史研究权威宋镇豪16日在《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机构的专家从旅顺博物馆馆藏1800多片从未公布过的罕见甲骨中,发现了34个新字和新字形。

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自中国甲骨文发现110多年来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为中国殷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对甲骨文和甲骨学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截止到2014年10月已发现大约13万片甲骨,40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0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文字学价值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

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

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甲骨文是谁发明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