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运动会吉祥物有哪些?优质回答1、冰墩墩冰墩墩(英文:Bing Dwen Dwen,汉语拼音:bīng dūn dūn),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南京奥运会,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运动会吉祥物有哪些?

运动会吉祥物有哪些?

优质回答1、冰墩墩

冰墩墩(英文:Bing Dwen Dwen,汉语拼音:bīng dūn dūn),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

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

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仪式举行。2019年9月17日晚,冰墩墩正式亮相。

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2、福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是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

2005年11月11日,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恰好1000天时福娃正式发布问世。

五位福娃分别为“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也代表了中国的奥运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

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3、文洛克

2012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

文洛克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羊为原型,头上有黄灯标志,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手上戴有奥运友谊手环,代表奥林匹克的5个颜色。大眼睛的目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

文洛克由儿童创作,将把儿童和运动联系在一起,讲述让人们引为豪的奥运会的故事并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

优质回答“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拥抱奥运”是南京申办青奥会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内涵是:

——促进青年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并展现创造力;

——了解彼此,建立友谊,懂得责任和欣赏;

——崇尚公平竞争,关注健康和环境;

——心手相连,增进自信,传承文明。 1、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庆祝。

2、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以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4、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6、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7、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8、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9、激发青少年自我创新的意识。 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 Share the Games Share our Dreams

2011年11月18日晚,在南京2014年青奥会口号发布仪式上,12名青奥小顾问和南京市领导一起拉动发布装置,揭晓了本届青奥会的口号。这一口号以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向全球传播,邀约世界青年,2014年相聚南京。 口号解析 这是一条高度凝炼奥运理念和举办城市文化的口号:它以“青春”体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以“未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以“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 口号以六种语言全球传播 从2010年10月26日开始,南京青奥会面向全球征集青奥会主题口号,最终确定了6条青奥会备选口号。南京青奥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将本届青奥会的精神传达至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一口号将以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以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雅克·罗格:向世界青年发出振奋人心的信息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向这次发布仪式专门发来了贺信。他在贺信中说:“今年的早些时候,你们发布了色彩鲜明且富于动感的南京青奥会会徽,这是青奥会瞩目的焦点。如果说会徽亮明的是青奥会的身份,口号则展示了青奥会的愿景,向全世界的青年发出了振奋人心的信息。”

他表示,南京青奥会的口号,把南京人民的热情和友善、以及愿意分享你们文化和遗产的愿望成功地传达给了世界各地的青年人。 中国奥委会:青奥运动与南京文化的交汇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在发来的贺信中指出,口号是文化精髓的表达。南京青奥会口号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与南京这座城市文化交汇的品牌载体,更是青奥文化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她将承载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将承载卓越、友谊、尊重价值的广泛传播。 杨卫泽:传播青奥口号,激励三代人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发布仪式上表示,2014年青奥会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之后,承办的又一国际性综合大型体育赛事,是南京乃至江苏承办的一次规格最高的体育盛会。这是历史赋予南京的重大机遇,是南京向全世界展现新面貌的绝佳契机。

“南京青奥会口号不仅是青奥会的形象代言,承载着表达赛事精神、传播办会理念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展现举办城市风采、凸显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文化载体。”。

杨卫泽书记提出了“激励三代人”的目标,“青年人的这一不平凡的经历,不仅激励青年自身,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并传承到他们的下一代。这种激励一定是正激励,对于三代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内容及含义 南京青奥会会徽2011年05月19日正式发布。会徽图形由三部分组成,最下方,以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及视觉标志(五环及“YOG DNA”字样)为基础;中间,以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最上方则是体现南京特色的地方:英文“NANJING”设计成活泼的字体,并且用线条做出镂空透视的效果,最妙的是,3个N字母,一头一尾两个n被做了些特殊处理,小写的“n”犹如拱形的城门形状;而外围又用线条勾勒出了江南民居的轮廓。

城门,寓意着欢迎、交流的青春之门;江南民居,则象征着欢聚、健康和青奥之家。会徽充分表达了南京敞开胸怀欢迎各国青年,与世界友好交流,成为青年欢乐之城的美好愿望。

最鲜艳突出的是“NANJING”这7个字母,共用了5种颜色,两种不同的蓝色、两种不同的绿色,还有橙色,以及“品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玫红色。色彩上的冲击力一下子就凸现出来。通过这个标志,体现出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理念,概括成16个字,那就是: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整个会徽体现了“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的设计理念。 沟通与承诺 国际奥委会首次对青奥会会徽内容进行严格限定,青奥会视觉标志不得做任何修改,青奥会英文名称只能改变字体和颜色,这也决定了这两部分设计者没有发挥空间。会徽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介绍说,这两部分他们基本没有做改动,只是将“2014”字样和“YOUTHOLYMPICGAMES”进行了一个有机结合,让整个会徽看上去更是一个整体。

会徽中的青奥会视觉标志用对话框框起,对话框带有强烈的青年人色彩,这代表了对话、沟通、交流和承诺。同时这又是一个签名框,是希望参加青奥会的青年人都能佩戴这样的标志,宣传青年奥运会的精神。这正符合着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创办青奥会的初衷: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青年人中的影响,看重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和全世界青年朋友的互动,并以此让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能更广泛地被青年群体接受。 青春与活力 青奥会和奥运会相比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强调青年人的加入,因此会徽设计上也特别凸显了青春和活力。这体现在“NANJING”字样上,7个字母以鲜明颜色显示,辅以线条勾勒,形成立体感和透视感。整个会徽中共有11种颜色出现,其中“NANJING”字样就占了6种,均为色彩亮丽的颜色。

会徽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林存真说:“线条和色块的结合运用是以往设计中不多见的,这次用线条和色块组成了空间。”在设计理念中,这种突破和创新同样是体现了青年人特色的,更具跳跃性、立体感和色彩冲击力的字母组合也十分符合青年人的审美。 南京欢迎你 南京青奥会会徽巧妙地利用线条和色块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设计到“NANJING”字样中。其中第一个“N”和最后一个“N”均呈现出一个城门的孔洞状。同时以简单的几笔“N”形线条在城门后勾勒成立体结构,形成写意的江南民居造型。

会徽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说:“这个会徽的设计和以往的都有很大不同,发挥空间很小,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尽可能的体现出南京文化、中国文化的特色。因为国际奥委会不允许加很多图形,所以我们考虑还是在文字本身做文章,最终就有了这样的设计。”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都市城墙,已成为南京的标志之一。江南民居同样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个符号,如今城内仍有大江南民居留存。

林存真表示,民居没有一个具体的原型,“这是一个抽象的、记忆中的江南民居的总结”,会徽中民居线条颇似民居中的马头墙,把握住了江南民居特色的精髓。她透露,会徽中城门的原始构思出自南京玄武门,巧合的是,南京青奥会会徽发布仪式也正是在玄武门内广场进行。林存真说:“‘城门一方面是南京的城市符号,同时又有开门迎宾的意义,欢迎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到南京来参加青奥会。” 【主词条:胜利者的足迹】

2014年8月10日,国际奥委会正式发布了南京青奥会的奖牌样式,设计名为“胜利者的足迹”,正面设计者为23岁的斯洛伐克小伙子马特伊·奇卡。

奇卡的作品是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国际奥委会对这件作品的评价是“现代、新颖、动感”。青奥会奖牌正面造型别致,有网友称“像曲奇饼干”,最上面位置是奥运五环标志,中间是“YOUTH OLYMPIC GAMES”字样,下方是“nanjing2014”字样,整个作品动感十足,奇卡说:“运动员跑道启发了我,因为对于我来说,跑道就是青奥会的起点。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设计理念,用不同形状代表获胜运动员和领奖台。最终我把设计命名为‘胜利者的足迹’。” 【主词条:砳砳】

2012年11月29日19时,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

杨卫泽、曹卫星、肖泉、刘以安、徐锦辉、戚鲁、徐传德等出席仪式,国际奥委会官员、新加坡和英国驻华大使馆官员、省市相关部门及区县领导、南京青奥(亚青)组委部门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和在校学生代表等3500多人参加发布活动。仪式在喜庆、热烈、激扬的舞蹈《青春飞扬》中拉开序幕,舞台大屏播放着南京青奥会自申办成功以来的重要节点活动及里程碑的视频。

新加坡、英国两国驻上海副总领事上场,为南京青奥会带来祝福。

杨卫泽、曹卫星、奥运冠军孙杨、黄旭、吴静钰及青少年代表一起上台与奥运冠军启动“礼物盒”,呈现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lè lè)。

接着,主持人宣读了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和李学勇省长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发布的贺信,表达了他们对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发布的祝贺和对2014南京青奥会的祝愿。

据了解,南京青奥组委于2012年2月至8月,通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征集吉祥物,来自全国27个分赛区,32个省、市、自治区的903所大中专院校,120万名青年学生参与了本次比赛。经学校、分赛区两轮选拔,大广赛组委会共收到决赛作品2850件。经大赛评委会初评和复评,最终选出吉祥物候选作品5件。

根据青少年代表投票结果,并征求国际奥委会意见,最终确定将深入修改后的吉祥物设计方案“砳砳(音:lèlè乐乐)”确定为南京青奥会吉祥物方案,先后报省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和国际奥委会审批通过。 理念阐释 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音: lèlè乐乐)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动感、现代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抽象处理,使其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色彩上呼应了南京青奥会会徽。此吉祥物方案的核心立意在于向全世界青少年提倡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雨花石形态奇丽,温润莹澈,人文底蕴深厚。作为一种古老的观赏石,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有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天赐国宝”。选用雨花石作为吉祥物可以向世界展示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亲近自然、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与青奥会“在全球青少年中倡导自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张高度契合。

吉祥物“砳砳”积极行动的姿态旨在呼吁新媒体时代的广大青少年:从今天开始,多去户外,参与运动,享受自然之美。吉祥物名字中的“砳”指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谐音“乐”,网络语言中可用其代替快乐的“乐”。人类在采石、筑路的劳动中经常敲击石头发出声音以为娱乐,所以“砳”字又象征劈山开路。新加坡青奥会的口号是“Blazing the trail(照亮前路)”,“砳砳”则象征着南京青奥会将在青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中奋勇前行,打造青奥会的“南京模式”,为全世界的青少年带来惊喜与快乐。

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的详细介绍

优质回答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的详细介绍如下

1、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

吉祥物Waldi是一只短腿长身的德国猎犬,是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的奥运吉祥物,代表了运动员坚韧、坚持和敏捷的特性。Waldi被生产成为各种形式和尺寸的纪念品:长毛绒、塑料玩具、海报、纽扣等等。

2、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

吉祥物已经成为奥运会的传统,被选为吉祥物的动物是海狸,命名为Amik,是加拿大阿尔贡金族印地安人语海狸的意思。

3、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只名叫Misha的俄罗斯熊,由著名的儿童书籍插图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Misha在1977年12月19日第一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被用在诸如毛绒玩具、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种纪念品上,而且还被印制成了邮票。

4、1984年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

名为Sam的老鹰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红白蓝颜色更是美国的代表色,以卡通造型的鹰穿着代表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由迪斯尼所设计的吉祥物,十足的美国风味,吉祥物被商业化利用也从此次开始。

5、1988年韩国汉城夏季奥运会

1988年汉城奥运会在东方举行,韩国人选择较具东方色彩的小老虎作为汉城奥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为 Hodori。

这个名叫“Hodori”的老虎被设计成为一只友善的动物,代表了韩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吉祥物的名字是从2295个由公众提交的名字中挑选出来的。“Ho”来自于韩语的虎,而“Dori”是韩国人称呼小男孩常用的一种爱称。

6、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

吉祥物是一只又像山羊又像狗的动物,取名为 Cobi。组委会为了宣传奥运会,在西班牙的电视里特地为它制作连续剧。

这个由西班牙当地漫画家扎维尔·玛瑞斯克设计的小狗Cobi一开始并未被西班牙人普遍接受,但随着奥运会的结束,Cobi慢慢的流行了起来,并且逐渐受到了西班牙人和世界的喜爱。

7、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吉祥物“Izzy” 是第一个用电脑制作出的吉祥物。它是一个幻想出来的生物,被起名叫做“izzy”。这个名字来源于“Whatizit”。

因为没有人能看出它到底像什么。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以后它改变了几次形象。最后它得到了一张嘴,并在眼睛上增加了闪亮的星星,同时原先细长的腿上增加了肌肉,脸上也长出了鼻子。

8、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Ollie、Syd和Millie 设计者:马修 哈顿。吉祥物是三个澳洲本土动物,分别代表了土地、空气和水。

Ollie代表了奥林匹克的博大精深(来自于奥林匹克);Syd表现了澳洲和澳洲人民的精神与活力(来自于悉尼);Millie是一个信息领袖,在它的指尖上有资料和数据(来自千禧年)。

扩展资料:

奥运会吉祥物是代表各届奥运的动物或人物。一般是当地独特有代表性的动物,或是可以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

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

1、2004年希腊雅典夏季奥运会吉祥物

吉祥物是根据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的两个被命名为雅典娜和费沃斯的娃娃。他们长着大脚丫,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一个穿着深黄色衣服,一个穿着深蓝色衣服,头和脚为金黄色,十分可爱。

根据希腊神话故事记载,雅典娜和费沃斯是兄妹俩。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希腊首都雅典的名字由此而来。费沃斯则是光明与音乐之神。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北京奥运会是历届奥运会中吉祥物最多的,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奥林匹克圣火形象的福娃欢欢、大熊猫形象的福娃晶晶、鱼形象的福娃贝贝、藏羚羊形象的福娃迎迎和燕子造型的福娃妮妮五个拟人化福娃。五种造型名字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北京欢迎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奥运会吉祥物

中国奥运会吉祥物有哪些?

优质回答中国奥运会吉祥物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福娃、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他们的造型分别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沙燕风筝的形象。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就是“北京欢迎你”。

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吉祥物“冰敦敦”是以熊猫为原型设计和制作的。它将熊猫形象与具有超强能量的冰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的特点。3D设计中的拟人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奥运会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达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

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南京青奥会吉祥物是什么?

优质回答南京青奥会吉祥物是砳砳。

砳砳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其灵感来自南京有名的特产雨花石,名字中的“砳”指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象征劈山开路。“砳砳”象征着南京青奥会将在青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中奋勇前行,打造青奥会的“南京模式”,为全世界的青少年带来惊喜与快乐。

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来源:

“砳砳”的原型是爱好与灵感的碰撞。吉祥物设计的构思时间很短,但是让创意呈现在纸上,并成为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却经历了不少版本的改进。

在设计过程中,他的导师给了他不少建议,并且以伦敦奥运会吉祥物为例,启发他说,奥运会吉祥物一定要夸张,而且切忌雷同。

雨花石可以作为创意元素,但是它需要体现和涵盖的内容更多。在随后的几次修改中,崔欣晔让作品的颜色向青奥会会徽色彩一致,让作品体现的运动形态更加夸张有趣。直到大赛征集作品截止日当天,崔欣晔才提交了参赛作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