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澳网历届男单冠军最佳答案男子单打年份 冠军 国籍 亚军 国籍 决赛比分2015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7-6(7-5) 6-7(4-7) 6-3 6-02014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瑞士 拉菲尔·纳...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2013澳网男单决赛,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澳网历届男单冠军

澳网历届男单冠军

最佳答案男子单打

年份 冠军 国籍 亚军 国籍 决赛比分

2015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7-6(7-5) 6-7(4-7) 6-3 6-0

2014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瑞士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6-3 6-2 3-6 6-3

2013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6–7(2–7), 7–6(7–3), 6–3, 6–2

2012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5–7, 6–4, 6–2, 6–7(5–7), 7–5

201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6–4, 6–2, 6–3

2010 罗杰·费德勒 瑞士 安迪·穆雷 英国 6–3, 6–4, 7–6(13–11)

2009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罗杰·费德勒 瑞士 7–5, 3–6, 7–6(7–3), 3–6, 6–2

2008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乔·维尔弗雷德·特松加 法国 4–6, 6–4, 6–3, 7–6(7–2)

2007 罗杰·费德勒 瑞士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智利 7–6(7–2), 6–4, 6–4

2006 罗杰·费德勒 瑞士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塞浦路斯 5–7, 7–5, 6–0, 6–2

2005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莱顿·休伊特 澳大利亚 1–6, 6–3, 6–4, 6–4

2004 罗杰·费德勒 瑞士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7–6(7–3), 6–4, 6–2

2003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莱纳·舒特勒 德国 6–2, 6–2, 6–1

2002 托马斯·约翰森 瑞典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3–6, 6–4, 6–4, 7–6(7–4)

2001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阿诺·克莱门特 法国 6–4, 6–2, 6–2

2000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 俄罗斯 3–6, 6–3, 6–2, 6–4

1999 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 俄罗斯 托马斯·恩奎斯特 瑞典 4–6, 6–0, 6–3, 7–6(7–1)

1998 皮特·柯达 捷克 马塞罗·里奥斯 智利 6–2, 6–2, 6–2

1997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卡洛斯·莫亚 西班牙 6–2, 6–3, 6–3

1996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张德培 美国 6–2, 6–4, 2–6, 6–2

1995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4–6, 6–1, 7–6(8–6), 6–4

1994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托德·马丁 美国 7–6(7–4), 6–4, 6–4

1993 吉姆·考瑞尔 美国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6–2, 6–1, 2–6, 7–5

1992 吉姆·考瑞尔 美国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6–3, 3–6, 6–4, 6–2

1991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1–6, 6–4, 6–4, 6–4

1990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4–6, 7–6, 5–2 ret.

1989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米洛斯拉夫·梅希尔 捷克斯洛伐克 6–2, 6–2, 6–2

1988 马茨·维兰德 瑞典 帕特·卡什 澳大利亚 6–3, 6–7(3–7), 3–6, 6–1, 8–6

1987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帕特·卡什 澳大利亚 6–3, 6–4, 3–6, 5–7, 6–3

1986 未举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1985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马茨·维兰德 瑞典 6–4, 6–3, 6–3

1984 马茨·维兰德 瑞典 凯文·库伦 南非 6–7(5–7), 6–4, 7–6(7–3), 6–2

1983 马茨·维兰德 瑞典 伊万·伦德尔 捷克 6–1, 6–4, 6–4

1982 约翰·克里克 美国 史蒂夫·丹顿 美国 6–3, 6–3, 6–2

1981 约翰·克里克 南非 史蒂夫·丹顿 美国 6–2, 7–6(7–1), 6–7(1–7), 6–4

1980 布莱恩·蒂切尔 美国 金·沃里克 澳大利亚 7–5, 7–6(7–4), 6–3

1979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约翰·萨德里 美国 7–6(7–4), 6–3, 6–2

1978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约翰·马克斯 澳大利亚 6–4, 6–4, 3–6, 6–3

1977 维塔斯 古库拉提斯 美国 约翰·洛依德 英国 6–3, 7–6, 5–7, 3–6, 6–2

罗斯科·坦纳尔 美国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6–3, 6–3, 6–3

1976 马克·埃德蒙森 澳大利亚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6–7, 6–3, 7–6, 6–1

1975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吉米·康诺尔斯 美国 7–5, 3–6, 6–4, 7–6(9–7)

1974 吉米·康诺尔斯 美国 菲利普·登特 澳大利亚 7–6(9–7), 6–4, 4–6, 6–3

1973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欧尼·帕鲁 新西兰 6–3, 6–7, 7–5, 6–1

1972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马尔科姆·安德森 澳大利亚 7–6(7–2), 6–3, 7–5

1971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阿瑟·阿什 美国 6–1, 7–5, 6–3

1970 阿瑟·阿什 美国 迪克·克瑞利 澳大利亚 6–4, 9–7, 6–2

1969 罗德·拉沃尔 澳大利亚 安德烈·希梅诺 西班牙 6–3, 6–4, 7–5

澳网简介: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英语:Australian Open,简称:澳网)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比赛通常于每年一月的最后两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体育公园举行,是每年四大满贯中最先举行的一个赛事,也是最年轻的大满贯。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创办于1905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比赛创立之初比赛被命名为"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1969年,比赛进入"公开赛时代"。自1988年起,比赛一直在墨尔本公园的室外硬地球场上进行。

比赛设有男子单双打、女子单双打以及混合双打等项目。男子单打冠军奖杯是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女子单打冠军奖杯是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

网球男子单打大满贯数量排行榜,安迪穆雷2德约科维奇6拉法纳达尔12罗杰费德勒17要有,有公开赛的也行

最佳答案男子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排行榜如下(由于获得大满贯冠军的选手很多,对已退役选手只列出获得6次冠军的名单,对现役球手,冠军全部罗列,截止到2013年澳网):

1.费德勒(现役),17次

2.桑普拉斯,14次;

3.埃默森,纳达尔(现役)12次;

4.比约博格、罗德-拉沃尔、各11次;

5.比尔-蒂尔登,10次;

6.阿加西、康纳斯、伦德尔、佩里、

罗斯沃尔,各8次;

7.科切特、拉科斯特、拉内德、纽康比 、约翰-麦肯罗、 蓝萧、

西尔斯、维兰德,各7次;

8.贝克尔、布吉、克劳福德、多尔蒂 、埃德博格、

怀尔丁,德约科维奇(现役),各6次。

现役队员:

1.费德勒(澳网2004、2006、2007、2010;温网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2

美网2004、2005、2006,2007、2008,法网2009,) ,17次;

2.纳达尔

(法网2005、2006、2007、2008、2010、2011、2012、2013,温网2008、2010,澳网2009,美网2010),12次;

3.德约克维奇(澳网,2008年、2011,2012,2013美网2011,温网2011)。6次

3.库尔滕

(法网1997、2000、2001,2008年法网第一轮遭淘汰后,正式宣布退役) ,3次;

4.萨芬 (2000年美网、2005年澳网) ,休伊特

(2001年美网、2002年温网)穆雷(2012年美网,2013年温网)。各2次;

5.获得一次的有:罗迪克 (2003年美网) ,莫亚

(1998年法网),科斯塔 (2002年法网),费雷罗 (2003年法网) ,高迪奥 (2004年法网), 德尔波特罗(2009年美网)。

总结,目前的球王毫无疑问是费天王,已经获得17次大满贯冠军,已经超过桑普拉斯的14次记录,成为历史上获得大满贯冠军最多的选手。

费天王是网球有史以来最强选手,2009年6月7日,在连续4次进入法网决赛后,终于夺得了自己第一座火枪手杯,成为史上第6位全满贯得主,这一时刻将载入史册!

职业大满贯

选手在职业生涯中非连续夺得所有四项大满贯赛事的冠军,通常被称为职业大满贯。在职业生涯里获得所有四大满贯赛事冠军的选手包括:

弗雷德·佩里(Fred

Perry)(1933年 美网, 1934年 澳网, 1934年 温网 及 1935年法网)

唐纳德·布吉(Don Budge)(1937年 温网,

1937年 美网, 1938年 澳网 及 1938年 法网)

罗德·拉沃(Rod Laver)(1960年 澳网,

1961年 温网, 1962年 法网 及 1962年 美网)

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1961年 澳网,

1961年 美网, 1963年 法网 及 1964年 温网)

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1992年 温网,

1994年 美网, 1995年 澳网 及 1999年 法网)

●安德烈·阿加西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红土、草地和硬地球场上都获得大满贯赛事冠军。而且他于1996年奥运会夺得奥运男子单打网球金牌,因而他亦是职业金满贯的得主。

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2003年 温网,

2004年 澳网, 2004年 美网 及 2009年 法网)

●费德勒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红土、草地和硬地球场上都获得大满贯赛事冠军。

拉菲尔·纳达尔(Rafael Nadal)(2005年 法网,

2008年 温网, 2009年 澳网 及 2010年 美网)

●纳达尔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红土、草地和硬地球场上都获得大满贯赛事冠军。而且他于2008年奥运会夺得奥运男子单打网球金牌,因而他也是职业金满贯的得主。

2013年澳网公开赛男单决赛,这场比赛为什么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

最佳答案这个问题我拖了好长时间才回应,由于我一直没有思索搞清楚,为啥总决赛之中,穆雷与小德的赛事并没有想象中的精彩纷呈,在不断看过穆雷vs费德勒与小德vs费雷尔的赛事以后。

我得到的结果是:是小德、穆雷与费德勒、费雷尔玩法上的差异,及其小德与穆雷在玩法上的相似度,导致了决赛与总决赛精彩纷呈水平的极大差别,先说小德与费雷尔的决赛,假如用八个字来描述这次赛事的话,那便是:大获全胜,以攻为守,作为ATP防守型参赛选手的意味着,费雷尔称得上是经典的牛皮糖参赛选手,秉持着“始终比敌人多打一拍”的赛事哲学思想,凭着非常低的出错率与日夜不停地奔波,这名早已30+的参赛选手依然在职业发展的相对性末期维持着高水平。

但在这次决赛中,费雷尔的防御管理体系被小德完全虐待,不堪一击为何?

由于他应对的是一个攻防两边都十分强劲且能够在足球场的一切部位随时随地开展攻防变换的德约科维奇,简单点来说,便是费雷尔攻击端没法提升小德的防御管理体系,防御端也彻底没法抵挡小德开球、正反手产生的强悍挤压,心理状态上也显著发生了崩溃的征兆,可以说小德彻底把握了赛事节奏感,他即能够随便地激发费雷尔,还可以轻轻松松地解决费雷尔的反攻,吊打敌人,名正言顺,再聊穆雷与费德勒的决赛,与费雷尔不一样,费德勒是ATP进攻羽毛球的意味着,顶峰阶段的费德勒正手冷峻,正手变化多端,在赛事中能够自始至终以球速与转变抑制敌人。

而费德勒又凭着出色的预测、部位感与挪动,使其攻击与防御十分高效率,因此,费德勒的赛事自始至终给人一种雅致、洒脱地觉得,但伴随着年纪的提高,身体素质的降低,费德勒在应对TOP4的别的三位是,早已不会再能那么洒脱的进球了,其打篮球设计风格也愈来愈趋于探险,追求完美速胜。

与之相对性的,则是以前的牛皮糖穆雷的演变,在穆雷成名出道的初期,穆雷便是一个高级版的牛皮糖,凭着出色的触感与战略观念,穆雷在防御时的发球充斥着转变与洞天,也让自身在美网得冠以前四次进入全满贯的总决赛场,但如同我以前常说:没人可以借助单纯地防守型玩法来创建一个具备实力的皇朝。

穆雷在攻击端劣势与心理状态上的缺点,使其基本上要和蒂姆·亨曼一样变成千年老二,但奥利佛·伦德尔的来临给穆雷产生了质的飞跃,根据对穆雷正手攻球主动进攻的极大提高和应对重要分与逆风局时个人心理素质加强,促使穆雷总算破茧成蝶,连夺奥运会金牌与美网冠军,而他所得到的演变,都是在这次决赛中再次承受住了磨炼:

在攻击端比费德勒更强悍,在防御端拉住费德勒,促使如今打篮球愈来愈探险的费德勒出错率飙涨,并最后得到了一场很艰难的获胜,一句话小德对费雷尔是全方位抑制穆雷对费德勒是五行相生相克好,对决赛飘飘洒洒剖析了这么多,便是要对总决赛二人的主要表现做铺垫。可以说,进化版的穆雷与小德,是现如今羽坛玩法更为类似的两人也意味着了羽坛的发展趋势时尚潮流尽管穆雷的防御中有大量的削球与磕挡小德的防御中有大量的开胯救球。

但二者的玩法实质上是同样的,但为何小德可以六夺全满贯,而穆雷仅有五亚一冠,便是由于尽管二者在防御端能够难分伯仲,但在攻击端穆雷与小德对比或是有一定差别的,单单从球速上与弹着点看来,穆雷的正手攻球或是要弱于小德的,(穆雷所提高的一部分主要是正手攻球平行线突袭这一版与攻击观念的提升 ),且穆雷的节奏感还需要慢于小德,最重要的是,在重要分的掌握与身体素质水准上,小德超杯穆雷更胜一筹(决赛之中穆雷第四盘抢七中的数次取胜之分上的出错)。

而恰好是二者在玩法上的相似度,彼此没有显著的五行相生相克,促使这次赛事没有以前的两次决赛一样精彩纷呈,而穆雷在供给端与重要分上的很弱缺点和身体素质上的差别,是造成2013年的澳网决赛,小德融入穆雷的攻击节奏感以后,能够全方位反攻并最后获得胜利的直接原因。

必须强调的是,小德往往第一盘主要表现得十分处于被动,本人觉得是与费雷尔的决赛危害了小德针对穆雷攻击节奏感的融入,而且小德超杯穆雷多歇息一天,再加上自身小德的腼腆习惯性,造成了小德第一盘的狼狈不堪,但与之相匹配的,穆雷脚部的伤情(数次轻按大腿后侧,可能是肌肉劳损造成的筋挛)及其与费德勒五盘对决以后的身体素质缺点,也最后造成穆雷被小德完全缠身。

在现如今羽坛,小德是少见得多拍僵持越多、赢率越大的足球运动员,即使应对德约科维奇,小德依然比德约科维奇可以多打那取胜的一拍,与此同时,与传统式的防守型足球运动员及其德约科维奇不一样的是,小德在防御中球速更快、球质更重,视角更高,可以给敌人更高的工作压力,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攻防变换,再相互配合强力的身体素质,使其变成新一代球王的不二候选人。

djokovic取得了多少个大满贯冠军

最佳答案截止2017年6月,djokovic(德约科维奇)取得了12个大满贯冠军。

德约科维奇(全名诺瓦克·德约科维奇),1987年5月22日出生于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职业网球运动员。2003年,德约科维奇转为职业球员,开始职业生涯。2007年,世界排名升至第三。2008年,首次获得澳网冠军。2011年,获得澳网、温网和美网冠军,世界排名升至第一。2016年,勇夺法网冠军,并实现跨年连夺四大满贯的壮举,完成职业生涯全满贯。截至2017年6月,德约科维奇已经赢得包括12个大满贯:

2008年澳网男单冠军;

2011年澳网男单冠军;

2011年温网男单冠军;

2011年美网男单冠军;

2012年澳网男单冠军;

2013年澳网男单冠军;

2014年温网男单冠军;

2015 澳网男单冠军;

2015年温网男单冠军;

2015年美网男单冠军;

2016年澳网男单冠军;

2016年法网男单冠军。

德约澳网拿过几个冠军

最佳答案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德约科维奇已经获得了五次澳网冠军

分别是在08、11、12、13、15年澳网男单冠军。

楼上的没有计算今年的冠军

因此,应该是五次澳网冠军

澳网历届冠军?

最佳答案男子单打冠军

2015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2014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瑞士

2013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2012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201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2010 罗杰·费德勒 瑞士

2009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2008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2007 罗杰·费德勒 瑞士

2006 罗杰·费德勒 瑞士

2005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2004 罗杰·费德勒 瑞士

2003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2002 托马斯·约翰森 瑞典

2001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2000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1999 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 俄罗斯

1998 皮特·柯达 捷克

1997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1996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1995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1994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1993 吉姆·考瑞尔 美国

1992 吉姆·考瑞尔 美国

1991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1990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1989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1988 马茨·维兰德 瑞典

1987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1986 未举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1985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1984 马茨·维兰德 瑞典

1983 马茨·维兰德 瑞典

1982 约翰·克里克 美国

1981 约翰·克里克 南非

1980 布莱恩·蒂切尔 美国

1979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1978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1977 维塔斯 古库拉提斯 美国

罗斯科·坦纳尔 美国

1976 马克·埃德蒙森 澳大利亚

1975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1974 吉米·康诺尔斯 美国

1973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1972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1971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1970 阿瑟·阿什 美国

1969 罗德·拉沃尔 澳大利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3澳网男单冠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